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印度古文明探秘7日 Day 6~7


 
新德里市內的遊民區。

 
與人行乞的少婦及小孩,骯髒破舊與之前的相比,呈鮮明的對比。

 
新德里的古德卜高塔建築群,也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區域官的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擁有美麗的石刻廊柱,建於1193~1197。

 
大量繁複細緻的石雕,精緻又華麗,顯現出當時超强的雕刻工藝。

 
放大圖。

 
擁有全印度最高石塔的古德卜高塔建築群,是印度最早的伊斯蘭教統治者興建的建築。

 
古德卜高塔是奴隸王朝(Slave Dynasty)德里蘇丹國的創立者,古德卜烏德汀艾巴克(Qutab-ud-din Aibak)為紀念1192年,阿富汗回教征服印度教拉吉普特王國而建的勝利之塔。

 
古德卜高塔建築群內的阿萊達瓦薩陵墓,非常美麗,被誇耀是伊斯蘭建築的珍寶之一,建於1311。

 
蓮花寺,隸屬巴哈教。

 
印度門,高42米,仿凱旋門樣式。

 
總統府、甘地記念館。

 
歡送晚宴。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甘地
Wiki-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10272341/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10272341/show/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印度古文明探秘7日 Day 3 Part 2


 
哈…終於瞧見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真是興奮。它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只可惜前面一堆人,又霾害重,拍出來的效果不夠佳。

 
在區內就跟埃及一樣,常常會有一些人跟你說有很好的拍攝點,然後帶你去也幫你拍,最後就跟你要小費啦,不給就纏著你,而且一開始也不明說,如果你不想要就別理他。

 
整個泰姬瑪哈陵牆上都是梵文與花草圖案,看起來相當繁複華麗,最優美的還是它的線條與造型,方圓之間拿捏得宜,展現了絕佳的建築設計工藝。

 
放大圖。

 
泰姬瑪哈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處於北方邦阿格拉,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建立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被譽為「完美建築」。

 
美麗的幾何圖案。

 
泰姬瑪哈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瑪哈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有人說,不看泰姬瑪哈陵,就不算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瑪哈陵,就不算到過泰姬瑪哈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瑪哈陵有條件的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高達1500盧比,成為世界上惟一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

 
靠近看之後才知原來牆並非想像中的這麼潔白,跟雪梨歌劇院的效果一樣,在陽光的反射下變得雪白。

 
典型的印度紗麗裝,這個款式是年輕女仕穿的,上泰姬瑪哈陵的平台必需穿鞋套。

 
當時極負盛名的建築師拉何利,以德里的胡馬雍陵為藍圖,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書法家,融合中亞、波斯、和印度本土風格,花了22年時間,完成了這座偉大的純白大理石藝術建築。泰姬瑪哈建物高250英尺,佔地約17萬平方公尺,南北長580米,寬305米,有前庭、正門、蒙兀兒花園、陵墓主體、清真寺。

 
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美。如果能一睹泰姬瑪哈陵的日出與日落那就更棒了!

 
那出名的水池倒影,不過正中央被要錢的商人卡位了。

 
路旁的小雜貨店,店面都小小窄窄的。

 
阿格拉堡(Agra Fort),阿格拉堡的建築多數以紅色沙岩建造而成,因而有「紅堡」的稱謂,也是16 、17 世紀蒙兀兒帝國全盛時期的首都,是蒙兀兒宮殿代表,具備衛戌防禦與政經中心的地位,直到東印度公司的英國勢力進入才逐漸凋零。

 
紅堡腹地頗大,要花上一些時間來逛。

 
從阿格拉堡可以遠眺泰姬瑪哈陵,可以清楚的看見泰姬瑪哈陵的地勢。阿格拉堡與泰姬瑪哈陵都名列世界文化遺產。

 
沙賈汗皇帝(Shah Jehan 與泰姬的堅貞愛情留傳千古,為了懷念早逝的愛妻,沙賈汗不僅終生未再娶,還大興土木花費 22年建造成以白色大理石為主體,紅藍寶石裝飾的泰姬瑪哈陵。思妻心切到無暇國政的沙賈汗更於一哩外的阿格拉堡獨享晚年,在這座同樣以大理石為材料的居所終日以淚洗面遙念愛妻。


維基百科-泰姬瑪哈陵
維基百科-Agra Fort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00930806/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00930806/show/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印度古文明探秘7日 Day 5


 
準備開工的象群,個個都化粧過了。

 
我剛好坐到一頭老象,一路被超車…XD

 
琥珀堡(Amber Fort),「琥珀堡」名為「Amer Fort」。「Amer」在印度話中本來就是「天上」的意思,亦即天上的城堡,不難想見建造的用意。後來,「Amer」誤轉成「Amber
Fort」並成為今日通用稱呼,「Amber」就是琥珀,因而,人家便稱這座天上城堡為琥珀堡。琥珀堡的另一源由-由於城堡由奶白、淺黃、玫瑰紅及純白石料建成,遠看猶如琥珀,故稱之為琥珀堡。

 
琥珀城在1952年,拉加‧曼‧新格(Raja Man Singh)王公開始建造,歷經125年完工,而有將近1世紀之久,這兒都是卡其哈瓦拉吉普特朝代(Kachhawah Rajputs)的首都。這兒是給王公和他的皇后與350位後宮妃居住,當首都於18世紀遷移到捷布後,琥珀堡便遭到遺棄了。

 
公眾大廳,是昔日君王聆聽臣民諫言的地方。琥珀堡所在位置地勢險要,下方有一條護城河,周圍環繞著蜿蜒的高墻。整座城堡居高臨下,捍衛著捷布城。據說這裡曾經作為印度的首都長達6個世紀之久。

 
外牆由各式植物花卉綵繪構成的象頭神門,是進入皇宮內的主要大門,2樓的格子小窗,可讓嬪妃們在此觀賞風景。

 
美麗的公眾大廳。

 
頂著盆子,正在搬運砂石的老婦人。

 
斑駁的牆透露出這座城堡的說歲月。

 
宮殿的拱形屋頂、幾何圖形的細格子窗欞、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蒙兀兒建築風格影響(其實也就是有較重的伊斯蘭教風格)。

 
勝利廳,又名鏡宮,四牆嵌有精妙的鏡面與半寶石圖案,蒙兀兒式的華麗。沒想到在生冷堅硬的碉堡內的建築都這麼美麗。

 
水中宮殿。

 
一群女孩往前方專注的看著,而正好一位女孩望向上方這來,形成有趣的畫面。

 
琥珀城堡上方還有一座傑加爾堡(Jaigarh),裏面有印度古代大炮,據說現在那裏仍有軍隊駐紮。

 
身著傳統服飾的婦人及小孩,看得出來這個生活水平較高,較為乾淨整齊。

 
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在跟車上的遊客揮手。

 
恐怖的垃圾堆加上驢子。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Amber Fort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08678304/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594508678304/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