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東澳9日雙城自由行 - Day 3


 
因為24小時的Day pass在10:00左右到期,所以隔日一早便搭Bondai Beach線的觀光巴士到Bondai Beach。

 
在郊區很多這種特別又複雜的號誌燈,研究了老半天,還是無法完全摸透它的規則。

 
在郊區的一棟美麗建築。

 
Bondai Beach的弧形頗為優美,腹地也夠大,沙也白,難怪會成為夏日避暑聖地。本來應該在此站下車遊覽Bondai Beach的,但因為1日卷已過期,一但下車,就上不了車了,只好做車上觀光囉。

 
每日必定經過的中央車站,簡直當成上班路線了 XD。

 
雪梨科技大學及發電廠博物館附近的街道,人很少,非常寧靜。

 
高架鐵道,今天天氣實在超好,天很藍。

 
漁人碼頭,是怎樣…好像世界各地的海港城都會弄個漁人碼頭,便成一種主流。這裏也有海鮮市場,也有眾多海鮮餐廳任君挑選,不過料理的食材都差不多,只是份量價格不同罷了,料理的方式也大都是油炸焗烤之類的。點了炸魚來吃,感覺很新鮮美味,價格也不貴。

 
很休閒風的達令港。

 
達令港對面的商業大樓區。

 
單軌觀光電車,頗受小孩的喜愛。

 
中國城的牌坊,中國餐館及旅行社林立,因為華人多,所以中文的Local Tour也多。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05878662084/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05878662084/show/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東澳9日雙城自由行 - Day 2 Part 3


 
前往音樂廳的走廊,其幾何造型亦是特異。

 
音樂廳前的空地,不同的幾何線條構成一個美麗有深度的空間。

 
陽光透過間隔的玻璃曬下來,很有Fu,亦可看港灣的景色。

 
絕佳的空間設計,歌劇院內部有許多地方是用法國進口的玻璃所鑲嵌上的,配上澳洲獨有的建材材料,其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馬亞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

 
歌劇院的廁所也是精心設計過,洗手台設計成開放式的弧形,水很自然的流往出水口,不僅科學也具藝術美感。

 
歌劇院外的廊道設了咖啡座椅,一到午後時分便擠滿了人,充滿歡笑,三五好友於此喝咖啡聊是非賞海景是多麼快活的一件事,我們也應景利用了等導覽的空檔在此喝了杯咖啡。


在歌劇院旁環視港灣。

 
接下來前往皇家植物園的馬夸里夫人岬,途中經過新南威爾斯州立美術館。

 
在馬夸里夫人岬最外端的觀景點可以眺望,海港大橋、雪梨歌劇院及雪梨市天際線一次盡收眼底,不過要走很遠 XD。

 
這個角度的雪梨天際線,雖然感覺稍為鬆散,沒這麼密,但是線形是最優美的,呈線三角形,雪梨塔也可清楚看見,而且也是範圍最廣的一面。

 
還好天空作美,雲不會太多,等了一陣子,終於等到夕陽紅了,至此已經看過海港大橋及雪梨歌劇院的4個面向了,只差正面了。每一面都有每一面的美。

 
以雪梨歌劇院及海港大橋當前景的夕陽,美不勝收。也因此這裏有不少新人來此拍婚紗,當場就看到2對。

 
由於偷懶今天沒帶腳架,只好放在矮牆上拍,取景受限,所以不是最好的角度,結論是要拍美景還是不能偷懶。

 
太陽下山後,天空的雲彩開始快速變化,此點堪稱看雪梨夕陽景色最美的點。

 
大樓燈火開始亮起。

 
廣角全景照。

 
港灣的無敵夜景。

 
今天是假日不是上班日所以燈火沒有"滿開",不過還是很漂亮了,如果想看繁華的都市夜景,得要上班日來。

 
在回程中,這個角度的城市夜景更美麗,大樓的密度也感覺較密,便客難的放在矮牆上拍。

 
再來一張。

 
入夜時放著音樂的Pub,散發著浪漫的情調,賞著對岸的大樓燈火夜景,極度relax。達令港的夜景也是很有名的,不過此時非辦公日,燈火亮得不夠壯觀美麗便不拍了,之後數日因行程安排關係時間不夠來拍,殘念~~~XD。


更多照片在: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05862622827/
幻燈秀: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05862622827/show/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東澳9日雙城自由行 - Day 2 Part 2


 
港灣上的水上交通具很多樣化,從小型的噴射快艇、水巴士、到中大型的遊船甚至是超大型的油輪,無時無刻都在港灣上運行,讓你一次就可以看盡各種水上交通工具。

 
透過乘坐不同的水上交通工具來遊覽整個港灣也是很熱門的一種方式。

 
雪梨歌劇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白色的光芒,它的外型就像帆船般。

 
跟歐美其它海港都市一樣,都會有很多的帆船,極富休閒風,剛好跟雪梨歌劇院互相呼應。

 
雪梨歌劇院於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

 
遠照看夠了,再來一張放大照,讓你一次看個夠 XD。

 
美麗令人舒暢的港灣景緻,海港型的都市通常天氣都很好,因為有海洋的調節加上海風的吹拂下,使得天空乾淨清徹,容易產生美麗的藍天白雲景緻。

 
在海港大橋上的觀景點欣賞美景,舒服愜意,會讓人想待久一點。

 
在我所遊歷過的海港型都市當中,以整體景觀來評,雪梨絕對可以擠進前2名。

 
在雪梨的Downtown摩天大樓林立,不是商辦大樓就是高級旅館。

 
隨著不同的角度與不同的地區,雪梨的都市天際線顯得相當多樣化且美麗。

 
一支不怕人的海鷗。

 
日正當中的海港大橋。通常鐵公路並存的大橋,都分層上下兩層,但海港大橋上是雙線火車軌與公路並存,火車經過時可感覺明顯的震動感。

 
終於來到雪梨歌劇院了,近距離欣賞這美麗的建築傑作與遠距離欣賞的感覺截然不同。

 
雪梨歌劇院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大約2500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裡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大解密!一靠近才知道來外牆並非是純白色的,是混著米黃色的磁磚,原來是怕全白的磁磚所產生的反光太過刺眼,才如此搭配。外牆的剛硬配上弧形紋理的柔美形成一種美麗的元素。

 
雪梨歌劇院的建築結構混搭了不同的幾何形狀,造成了其獨特的美感,相對的,也非常難建。

 
我一直覺得雪梨歌劇院的外型除了像帆船外還像是劍龍,因為其圓弧加三角的線條具有劍龍背脊的元素。

 
此外其加上基座的外型,從側面或前面來看又像是騎士的盔甲面罩。呵…可能是我太有想像力了吧 XD。

 
買了套票後進到雪梨歌劇院內部一瞧音樂聽並聽導遊的解說,可惜的是不能拍照。內部的地板都是用鎖的固定住。

 
內牆。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澳洲
維基百科-新南威爾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