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金瓜石九份遊拍

來福找了Nana及一群親朋好友於 辦一場金瓜石九份遊拍,可惜天空不作美,陰雨綿綿,也無法做芒草外拍,不過就旅遊來說雨天的金九也是具有獨特的Fu。金瓜石九份已來過多次,每次的遊客又更多了....XD。有人說…九份商業化得過頭了,反而像夜市般。


 
比起九份、金瓜石的人潮算是少了,在我們走的一些老巷弄比較幽靜,也有一些老房舍及巷弄可看可拍。來金瓜石一定要到老巷弄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傳統的小鎮風味。

 
在這拍攝時,一位在地的阿婆還跟我們聊了起來,很親切,這就是金九最原汁原味的純樸人情味呀,在熱鬧的觀光區是不容易遇到的。

 
這樣的街道才是老街給人的感覺呀!有沒有一點日本味?

 
可愛的個性小Cafe。

 
這隻小狗可是上了日本的旅遊書,會說日語的柑仔店老闆娘特地拿了一本日文旅遊書,某一頁的一小角有著這位mimi醬的大頭照 XD。

 
這家古早味的柑仔店賣的都是懷舊商品,維持古早時期的小雜貨店樣貌,在向老闆娘買了一堆吃的喝的後,就上她家的二樓書房,由於老舊,一次只能2~3人在樓上。

 
古董電視,Nana見了非常的興奮....

 
這裏的書都是歷史悠久的古董小說、漫畫書,書量還頗大的,擺滿了整整一間。

 
三連棟日式建築是轉角遇到愛偶像劇的拍攝景點,一次參觀要30分鐘,所以要排隊等候。

 
九戶茶語號稱九份地區海景視野最廣的茶餐廳,正面面則是面對小廣場。

 
這樣的感覺倒是挺搭的。

 
夜間的色溫呈現藍色,所以眼珠也呈現了古典藍,有種奇幻華麗的感覺。

 
這次大量運用35mm F1.4L來拍人像,還在嘗試摸索這顆鏡頭在人像上的表現。


九戶茶語外的山海景。

 
九份茶坊是九份很有名的茶坊,內部的隔局屬古典中國風,三五好友泡起茶來格外有Fu,到了晚上很多日本觀光客,台灣團大都傍晚就走了。

 
九份地區很多店家都有二維條碼,因為日韓觀光客多的關係吧。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22902798072/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22902798072/show/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金瓜石
維基百科-九份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合法犯罪 觀後感



  屏風表演班的第39回作品-"合法犯罪"的票比一般的國內舞台劇來得貴,即便是自家以前的劇也沒這麼貴,本來想說是因為兩位國寶級大師同時登場較勁才這麼貴的,直到開演沒多久才理解到位大師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另一個就是道具佈景的花費高。

  就先談談舞台設計吧,以往屏風所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就常常讓人覺得有變化與令人驚奇,在這點上可看出屏風在舞台設計上下了不少的功夫,一直在成長進步,前幾齣戲都有一個獨特的舞台設計元素呼應劇情,比起一些劇團較為粗糙的舞台設計,值得嘉許。而這次在獨具巧思的設計與精美的道具佈景安排,在視覺的感覺上又更上一層樓了,這樣巧妙的設計手法大概是獨步全球了,非常新奇有趣,完全超出我的意料,這才是創新啊!這次的舞台設計的主題是遊樂場,搭配了警探的辦公室,所以重點就放在要如何營造遊樂場的氛圍,只果只是靜態的道具佈景那就遜掉了,這次把雲霄飛車的座椅及激流勇士的圓型浮船搬上舞台,最巧妙的還是在於結合數位科技,其做法在於事先在六福村將3種遊樂在運行時錄影下來,在現場投設至白屏幕前,而白屏幕前的道具及演員被現場的錄影機錄下去背再合併至白屏幕上,而道具會隋著環境左右傾或旋轉,所以很有臨場感,如此擬真的設計,就像把遊樂場搬進舞台內,除了前述的遊樂設施外,還有有Fu的鬼屋及會轉動的摩天輪,真是令人佩股!看了這樣的舞台表現就可理解為什麼票價比較高,只能講把遊樂場搬進舞台的想法太瘋狂太有創意了,這是要親自到現場才能體會的。

  再就轉場的效果而言,維持屏風一貫的無縫隙轉場,順暢快速,甚至還有一段是直接融入劇情變成是劇本的一部份。

  至於劇情的部分,有不少的笑點,不會無聊。全劇以一宗謀殺案開始,以推理為主軸,還消遣了一下日系推理小說貫用的手法,劇情一直到後面才是高潮,案件的真相逐漸明朗,一開始還吶悶,犯罪就犯罪,還哪來個合法的犯罪,一直看到最後才理解合法犯罪的意思(原諒我不能透露劇情,不然就掃了要去看的人的興...XD),也呼應了本齣戲的主題,此時風格一轉,由輕快懸疑的節奏轉為深沉的人性探討,好兄弟之間的對立衝突,信仰的衝擊,這些都直接考驗著人,就像是你,你會怎麼選擇,也測試著觀眾心中那把情理法的尺。同樣的也保有屏風一貫的批判性可以讓觀眾走出戲院時細細省思,除了歡笑外還有對人性的探討,如此讓劇情有了深度而不只是個純搞笑劇。

  最後不得不提兩位大師的演技,那當然是無庸置疑拉,都是硬底子演員出身的,從搞笑到內心戲全都詮釋得很精準,特別是在後段兩位主角因案情的曝光開始有爭埶時的飆戲,激情澎湃的表演讓人直乎過癮,極為真實的感覺。而演警官助手的新生代演員,表現也很好。

  總之,這是一部值得看的戲,我給它90分。

延伸閱讀:
屏風表演班官網
屏風表演班Blog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剝皮寮歷史街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已經成立了3年,我竟然不知它的存在,直到前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才發現,不過事實上,它的知名度也是今年才打開的,位處於萬華老松國小旁的一條老街,荒廢後被台北市政府圍起來整修,所以不是很純的老街了,但儘可能的維持6,70年代的場景,並新舊建築體共構,算是復刻版的老街吧。這裏的調性台味十足,因該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5、6年級的來這找懷舊、7、8年級的來這看新鮮…XD。

很明顯的這裏已變成熱門的觀光景點了,人潮很多,也有外國人,難以取景,只好隨手拍拍,要拍出復古調還是要一大早來。


 
文物館前的長拱廊。剝皮寮歷經了清朝、日據時期、民國政府等時期,留下當代的歷史文物。

 
收驚也是台灣早期的特有民俗。

 
牆上的塗鴉。

 
早其的知名錶店。

 
日據時代的刀行。

 
在文物館內的一個國小教室的復刻佈置。可能是刻意的安排,又很迷你,所以還不如真實國小的教室來得有Fu。

 
哈…已經絕版的尫仔標,看到這會會一心笑的,應該是有點年紀的….XD 這可是可愛的童年回憶呀。上國小後就愈來愈少玩到了,時代在進步啊~~~

 
還沒完成的可愛公仔,是以前艋舺的傳教士。

 
怎讓人想起安平樹屋…XD

 
老店老招牌…

 
古老的旅舍,要是還有營業的話,怪恐怖的~~~

 
這個大家再熟悉也不過了,這間藥局廚窗的藥全都是古早的藥品。

 
綠葉從樹根中長了出來,頗為特別,其下的圖騰有沒有像兩隻猴子在守護著,朋友說像是一隻狗。

 
傍晚雨後的老街在人潮退去後,比較有屬於老街該有的Fu。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各館除了展示古早台灣歷史文物外也展示了很多看不懂的前衛現代藝術,只覺這光影及色彩美麗繽紛。


更多照片在: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22388180521/
幻燈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bryanhsieh/sets/72157622388180521/show/